本科生院通知〔2025〕4号
各学院(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相关要求,推进长江大学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项如下。
一、申报条件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2个学期或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大纲,融入课堂教学、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达到育人效果。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可由1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6.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支撑,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7.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8.课程要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二、申报数量
每个学院限报1项(国家级课程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不占申报指标)。已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或省级本科课程思政优秀项目的,不再参与此次申报。
三、申报材料
1.申报书,文件命名“课程名称-申报书”。
2.教学设计样例,文件命名“课程名称-教学设计”。
3.课程大纲,文件命名“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4.课程教案,文件命名“课程名称-课程教案”。
5.教学课件,文件命名“课程名称-教学课件”。
6.教学视频:若是微课,则时长15-20分钟;若是课堂实录,则时长45-50分钟,小于500M,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文件命名“课程名称-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可在东校区16教智慧教室,13教1、2层智慧教室,西校区6、7教智慧教室,武汉校区A-209,210,211智慧教室进行录制,具体操作方法见附件)
7.教学说课:5-10分钟,小于200M,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文件命名“课程名称-教学说课”。(教学说课建议在东校区16教智慧教室及西校区7教-208,210智慧教室录制,具体操作方法见附件)
四、工作要求
1.请学院积极组织,做好遴选审核推荐工作,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严格程序、严守标准,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可靠。
2.请学院及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发掘课程思政典型做法,持续深入抓示范、树标杆,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共享课程思政建设优质资源。
五、申报流程
1.4月30日前,申报教师通过长江大学智慧教学平台提交申报材料(网址:https://5cx3gqu2.mh.chaoxing.com/),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教学设计样例、课程大纲、课程教案、教学视频、教学说课。
2.5月6日前,学院完成遴选工作,公示无异议后,由教学秘书在长江大学智慧教学平台填报推荐项目,并上传加盖公章的汇总表。
3.5月10日前,学校组织评审立项,评审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联系人:吕梦云 联系电话:0716-8060577
附件:1.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2. 教学设计样例(模板)
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版)
4. 东校区16教智慧教室,武汉校区A-209,210,211智慧教室录课操作指南
5. 东校区13教1,2层,西校区6、7教智慧教室录课操作指南
6. 录课资源下载操作指南
本科生院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