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政课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校决定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和微电影展示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创新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小切口讲大道理、身边人讲身边事,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自信”,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学生、思政课教师、辅导员
三、活动流程
(一)组织创作(即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
各学院(部)根据通知要求广泛宣传、组建师生团队参与创作。鼓励跨学科专业组建团队。
(二)学校评审(2025年5月)
各学院(部)将相关作品提交学校统一组织评审,学校根据提交的作品数量和质量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
(三)表彰奖励(2025年6月)
对优秀团队和作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遴选质量高、传播效果好的作品,推荐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和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此活动被学校定为B类竞赛)。
(四)宣传展示(2025年7月—8月)
学校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校内外平台进行发布,开展学习交流。
四、活动内容
(一)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
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师生团队,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重要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重要足迹、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故事,结合思政课有关章节或专题、《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涉及问题,形成教学设计,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实践教学场所拍摄讲授“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1.活动形式
以师生团队形式参加,团队不超过6名学生,可选配1至3名指导教师。学生团队排名第一的默认为学生负责人,指导教师排名第一的默认为首席指导教师。
2.参赛作品要求
各团队应提交子视频若干条、宣传图片1张、教学设计1份,具体要求见附件:作品制作标准。
(二)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
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师生团队,突出新时代伟大变革这一历史和实践背景,结合思政课有关章节或专题、《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涉及问题,将微电影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以学生视角、艺术手法呈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或思政课学习中的故事,回应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思想困惑,通过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推动理论传播“话语破壁”“作品出圈”,形成“光影育人”“彩色思政”的独特效果。
1.活动形式
分长视频、短视频两个组别。长视频应为原创类作品,通过团队表演情景剧或动漫设计等方式自由创作,表现思政课思想内涵或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期待等。短视频应为剪辑二创类作品,可参照首部思政课电影《我要当老师》,通过改编翻拍、电影解说、主题混剪、视频影评等手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思政课内容。活动以师生团队形式参加,团队不超过12名学生,可选配1至3名指导教师。其中,学生团队排名第一的默认为学生负责人,指导教师排名第一的默认为首席指导教师。
2.参赛作品要求
各团队应提交微电影作品若干条、宣传图片1张、微电影脚本1份。具体要求见附件:作品制作标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部)可组织师生认真观摩学习往年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和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作品,推动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高度重视,充分动员。各学院(部)要及时将本通知转发师生知晓,积极动员组织师生团队参与活动,将该项工作作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检验,每个学院(部)至少组建1个师生团队、提交1件作品参与活动。
(三)创新形式,有机结合。鼓励各学院(部)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数字地图,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与各级各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对接,将组织师生参与活动作品创作与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
(四)严控质量,加强保障。各学院(部)要加强指导和支持,严把作品的政治关、内容关、格调品味关,经审核后于2025年5月6日前按要求将参赛作品发送至邮箱jyfz@yangtzeu.edu.cn,学校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和奖励。
附件:作品制作标准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