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校家社三者协同育人新模式新路径,形成育人合力,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课题。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地球科学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1+1〉2”的效果。
一、搭平台,畅通道,搭建家校共育“连心桥”
1.坚持家长会的优良传统
新生报道前,召开线上家长会,与新生及家长提前见面。
2024年8月22日线上开展新生及家长见面会
抢抓新生集中报到时机,召开新生家长会。院领导全部参加,亲自介绍校情、院情,讲人才培养方案,讲学科优势、特色工作,引导家长协同做好学生角色转换、帮助其适应大学生活。
2024年8月31日在东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24级新生家长会
召开期中家长会,辅导员从安全、学习、活动等板块,图文并茂地详细展示学生情况,让家长全过程、全流程见证参与到学生的大学生活。
每年11月期中在线上召开家长会
2.把握家长QQ群主阵地
在群内,学院领导率先垂范,辅导员、班主任、主要学生干部均入群答疑解惑,实现家校联系“直通车”。当我们把考研送温暖的照片发到家长群时,家长为学院的暖心与用心点赞;当我们将陈宁生教授的课程实践内容发给家长,群内留下了“这样的课堂更加直观生动,为长大点赞”的回复。
2024年10月20日陈宁生教授课程实践报道及家长群内回复
3. 搭建家校互助互学分享平台
辅导员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安全教育等内容分享,还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官Q和抖音账号等网络平台,实现与家长的高频交流。
2023年6月地科学院开展线上心理微课家长会
二、抓节点,重特色,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在新生入学、考研动员、毕业就业等重要时刻,主动寻求家长支持,推动家长参与学生管理,为人才培养谏言献策。
学生夏郡锴的父亲作为新生家长代表发言,他很高兴把孩子送回母校培养;学生岳梓航家里几代都是石油人,送孩子来长江大学学石油家长觉得很放心;学生杜晓阳的哥哥,本科就读资工专业目前在985高校读博,特意撰写了5000多字的文稿,从专业课学习、学科竞赛、如何读文献等方面,给我院学生分享经验。
2023年9月2日地质22301班夏郡锴的父亲作为新生家长代表发言
2024年8月30日地科12401班岳梓航同学的家长送孩子到长江大学继续学石油
在近两年考研动员会现场,家长代表的温情鼓舞让考研学子倍感温暖,既有从我校毕业后在油田工作的家长师兄对同学们投身能源事业的殷切期望,又有家长们对大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2023年和2024年考研动员大会上家长代表通过视频鼓励考研学子
三、有温度,有力度,为学子家庭排忧解难
每年寒暑假,我院辅导员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成长环境,22年至今,已走访30余个家庭。当我们看到本科生范秀武和蒋佳鑫自己还是个孩子,却早已承担起独自照顾残疾母亲的责任时,我们的眼泪夺眶而出,不仅为他们送上物资帮助,还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当看到佘鹏宇和刘佳瑶的家长听我们说孩子在学校不仅学习优秀还是重要学生干部时,家长脸上扬起的笑脸,让我们倍感快乐;当我们经常去看望校外陪读的学生及家长时,家长握着我们的手说“辛苦了”,又让我们倍感温暖。
2022-2023年暑假学工团队走访困难学生家庭
四、保安全,促增长,树立育人良好口碑
近年来,我院学生安全稳定无事故,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中有进,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从54.6%逐年增长到81.5%,不断创造历史最好成绩,考研录取稳定在45%左右,就业率达95%以上。更涌现出两次荣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罗慈航,“十佳大学生”郑娜、“十佳之星”李孟骁;“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获奖团队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这些都是我院家校协同育人的成果。
地科学院优秀学生代表
五、重制度,强本领,凝聚家校共育共识
本项目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 在家校协同育人过程之中,“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因此,要制定学院层面的家校协同育人管理办法或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家校共育效果。
2. 目前的家校互动以分享和日常联系为主,后续将多开展知识性引导,让家长对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安全教育等更多了解,提高家校共育的参与度和水平。
3.辅导员作为家校协同育人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能力与水平会直接影响家校协同育人的效果,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
4.智慧学工系统能否与学校其他主体系统相关联,形成动态的学生及家庭信息数据库,并为家长提供端口,消除家校信息不对称,为家校互动提供数字化、科学化、精准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