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龙奖教金”是我校钻井89级校友任大龙于2015年捐赠100万元设立的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功底扎实、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好、关爱学生成长的优秀教师。“任大龙奖教金”每年评选一次,由符合评选条件的教师向所在教学单位提出申请,本科生院组织教学督导委员会对申报教师讲授的课程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听课、抽查教案和作业、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学年末进行评审推荐。每年表彰默默耕耘于教学第一线的优秀老师20名,每人奖励1万元。
2024年度获奖教师是:肖慧、李丹、徐志鹏、韩艳丽、章芳、黎丹、陈竞蓉、肖循、王艳群、刘佳、郑恭明、詹炜、张静Y2、王万喜、杨军Y1、张东辉、罗进雄、汪勇、程亮、贺美。
肖慧,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教21年,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工作,先后荣获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纪委调研成果三等奖、荆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调研咨询类三等奖、荆州市“清廉荆州”征文一等奖、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长江大学“一束光学工奖”、长江大学“资助育人先进个人”。
李丹,女,外国语学院教师,从教13年,从事日语专业、日语(二外)和大学日语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次、省级优秀学士论文指导老师奖2次、长江大学第7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第9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徐志鹏,女,外国语学院教师,从教21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荣获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湖北赛区视听说组二等奖,连续四年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韩艳丽,女,外国语学院教师,从教7年,从事文化变迁、跨文化研究和日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荣获第十二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日语专业组)湖北赛区二等奖、2023年度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
章芳,女,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从教20年,从事古代文学、民间文学、语文学科教学论等教学和研究工作,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3次,2017年被评为“长江大学教学名师”,先后3次获评“优秀班主任”。
黎丹,女,艺术学院教师,从教7年,从事形态构成、信息设计、文字设计等教学研究工作,2019年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陈竞蓉,女,教育与体育学院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研究工作,荣获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第六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长江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首届“长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个奖项和称号。
肖循,男,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从教31年,从事大学物理、热学、固体物理学等教学研究工作,2017年获批长江大学“三百名师计划”之教学名师,2020年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23年获评“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王艳群,女,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从教19年,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及功能材料和含能材料的分子设计、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界面反应机理的研究工作,2022年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刘佳,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从教9年,主要承担《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控制工程》、《模具CADCAM》、《软件实践》、《工程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2022年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郑恭明,男,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从教21年;主要从事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基础、机器学习、FPGA开发与实战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2022年主持《数字电子技术》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建设;2023年第十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024年获得首届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级20余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詹炜,男,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昆虫行为智能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研究工作。2020-2021学年获“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学管理者”;2021-2022学年获“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和“一束光学工奖”。
张静,女,医学部讲师,任教17年,主要从事《健康评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诊断学》、《心电图诊断技术》等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第三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连续两年获评“教学质量优秀奖”。
王万喜,女,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从教21年,主要讲授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2021-2023年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2022年8月获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大赛二等奖1项;2023年5月获第三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排名第三。
杨军,男,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从教18年,一直承担动科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动物育种学》、选修课《地方品种的遗传改良》的教学,承担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动物遗传育种专题》以及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2021年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张东辉,男,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从教7年,主要讲授发酵工艺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加工新技术、食品包装学、食品原料学等课程,教学上认真备课、勤恳教学,两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
罗进雄,男,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从教12年,2020年9月,获长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2);2023年4月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排名第2);2023年9月获“教学质量优秀奖”。
汪勇,男,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副教授,从教23年,2012年获长江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21-2022学年获“教学质量优秀奖”;2022年获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校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2022年,主讲的《地震波动理论》获批省级线下一流课程;2023年,《地震波动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批省级教研项目。
程亮,男,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从教14年,近三年承担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石油工业概论、油气生产地质基础、油藏描述、技术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油藏描述、非常规油气藏评价、开发等方面的研究,2021-2022学年获“教学质量优秀奖”。
贺美,女,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从教10年,曾获2018—2019学年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19年长江大学第八届教学工作突出贡献二等奖;2021年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排3);2022—2023学年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23年长江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部分素材来源社会合作处)